![]() 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外套、内套、以及集成于所述内套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一端贯穿所述内套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所述夹持组件另一端贯穿所述内套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所述夹持组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的部分被配置为叶片调整端,该叶片调整端夹持叶片;所述夹持组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的部分被配置为操作端,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叶片调整端转动以调整叶片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集成在风机外壳,通过嵌入内套和夹持组件,对叶片进行夹持,内套和外套相对转动以实现叶片角度调整,同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观测角度调整情况,外套处具有角度刻度,确保叶片角度调整更加准确和直观。 公开号:CN214330950U 申请号:CN202120535418.8U 申请日:2021-03-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喜智;滕永强 申请人:Yuncheng Anhong Energy Saving Explosion Proof Fan Co ltd; IPC主号:F04D25-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 [n0002] 在井下采矿作业时,需要在地面上设置通风机,利用通风机为井下作业人员换气,以及利用通风机来抽走井下部分有毒气体,因此,轴流风机的送风量以及抽出的风量,需要随着井下的情况随时调整。 [n0003] 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机的风量的调整主要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因此,通风机的内部电机功率不利于调整和更换,因此,调整叶片的角度是最直接、最节约成本的操作。 [n0004] 而现有技术中调节通风机的风量主要是人工调整叶片的方式,通常需要作业人员进入风机内部,利用扳手等工具搬动叶片,但是,这样操作一方面会让作业人员工作量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作业人员能力不同会影响到风叶调整的质量,造成风量不稳定,或者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n0005]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方便作业人员调整风机的叶片角度的机构,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操作人员操作。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方便、能够更加直观地让作业人员调整风机的叶片角度的机构。 [n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集成于风机外壳,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n0009] 与风机外壳固连的外套; [n0010] 部分嵌入所述外套、并与所述外套转动连接的内套;以及 [n0011] 集成于所述内套的夹持组件; [n0012] 所述夹持组件一端贯穿所述内套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所述夹持组件另一端贯穿所述内套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 [n0013] 所述夹持组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的部分被配置为叶片调整端,该叶片调整端夹持叶片; [n0014] 所述夹持组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的部分被配置为操作端,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叶片调整端转动以调整叶片的角度。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为嵌入所述风机外壳的圆筒结构; [n0016] 所述外套包括嵌入所述风机外壳的第一外套筒;以及 [n0017] 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套筒外端面的外套筒环面; [n0018] 所述外套筒环面贴合所述风机外壳的外表面; [n0019] 所述外套的内部形成为内套嵌装孔。 [n0020]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包括: [n0021] 嵌入所述内套嵌装孔的第一内套筒;以及 [n0022] 形成于所述第一内套筒外端面的内套筒环面; [n0023] 所述内套筒环面贴合所述外套筒环面的外表面; [n0024] 所述内套筒环面的边缘与所述外套筒环面的外边缘之间预留一定空隙; [n0025] 所述第一内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套筒转动。 [n0026]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内部、沿其径向安装有转动轴; [n0027]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n0028] 对称布置、并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夹持片; [n0029] 所述夹持片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翻转以调整两个所述夹持片的端部的相对距离; [n0030] 该夹持组件还包括: [n0031] 集成于所述夹持组件的操作端一侧的定位结构; [n0032] 所述定位结构能够保持所述夹持组件的叶片调整端处于夹持状态。 [n0033]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n0034] 沿所述内套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转动轴装配的紧固螺栓;以及 [n0035] 安装于所述紧固螺栓靠近所述操作端的锁紧斜铁; [n0036] 所述锁紧斜铁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夹持组件一端至远离所述夹持组件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且所述锁紧斜铁的斜面的斜度与所述夹持片的斜面的斜度匹配。 [n0037]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环面与所述外套筒环面之间的圆环面被配置为角度标识面; [n0038] 所述外套筒环面表面具有角度刻度; [n0039] 所述内套筒环面具有指针。 [n004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41]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集成在风机外壳,通过嵌入内套和夹持组件,对叶片进行夹持,内套和外套相对转动以实现叶片角度调整,同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观测角度调整情况,外套处具有角度刻度,确保叶片角度调整更加准确和直观。 [n004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4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4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n0045] 附图标记说明: [n0046] 1、外套;2、内套;3、夹持组件;4、定位结构;5、角度标识面; [n0047] 101、第一外套筒;102、外套筒环面;103、内套嵌入孔; [n0048] 201、第一内套筒;202、内套筒环面; [n0049] 301、转动轴;302、夹持片;303、叶片调整端;304、操作端; [n0050] 401、紧固螺栓;402、锁紧斜铁; [n0051] 501、角度刻度;502、指针。 [n0052]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n0053] 参见图1至图2所示; [n0054]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集成于风机外壳,调整机构包括: [n0055] 与风机外壳固连的外套1; [n0056] 部分嵌入外套1、并与外套1转动连接的内套2;以及 [n0057] 集成于内套2的夹持组件3; [n0058] 夹持组件3一端贯穿内套2并延伸至风机外壳内部,夹持组件3另一端贯穿内套2并延伸至风机外壳外部; [n0059] 夹持组件3延伸至风机外壳内部的部分被配置为叶片调整端303,该叶片调整端303夹持叶片; [n0060] 夹持组件3延伸至风机外壳外部的部分被配置为操作端304,操作端304带动叶片调整端303转动以调整叶片的角度。 [n0061]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中外套1与风机外壳装配固定,而本实施例的内套2以及内套2内的夹持组件3均为可以拆卸的部件,当需要调整叶片角度时,将内套2和夹持组件3整体嵌入外套1,同时,内套2和夹持组件3相对于外套1转动,本实施例的夹持组件3延伸至风机外壳内部一端为叶片调整端303,该端能够夹持需要调整角度的叶片,然后内套2和夹持组件3整体相对于外套1转动,这样就完成一个叶片的角度调整;同理,调整其他叶片时,只需要旋转叶片,将下一个需要调整角度的叶片转动到调整机构处即可,如此反复,对多个叶片逐一调节。 [n0062]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外套1为嵌入风机外壳的圆筒结构; [n0063] 外套1包括嵌入风机外壳的第一外套筒101;以及 [n0064] 形成于第一外套筒101外端面的外套筒环面102; [n0065] 外套筒环面102贴合风机外壳的外表面; [n0066] 外套1的内部形成为内套嵌装孔103。 [n0067] 其中,上述的内套2包括: [n0068] 嵌入内套嵌装孔103的第一内套筒201;以及 [n0069] 形成于第一内套筒201外端面的内套筒环面202; [n0070] 内套筒环面202贴合外套筒环面102的外表面; [n0071] 内套筒环面202的边缘与外套筒环面102的外边缘之间预留一定空隙; [n0072] 第一内套筒201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套筒101转动。 [n0073] 该处详细介绍了外套1和内套2的结构,由于本实施例的外套1是集成在风机外壳的,因此,设计时,先在风机外壳的指定位置开设通孔,将外套1嵌入其中,并固连,可以采用焊接固定或者紧固件固定的方式,然后需要调整叶片角度时,将内套2嵌入在外套1内,并利用夹持组件3夹持叶片,旋转实现叶片角度的调整。 [n0074]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内套2内部、沿其径向安装有转动轴301; [n0075] 夹持组件3包括: [n0076] 对称布置、并与转动轴301转动连接的夹持片302; [n0077] 夹持片302能够绕转动轴301翻转以调整两个夹持片302的端部的相对距离; [n0078] 该夹持组件3还包括: [n0079] 集成于夹持组件3的操作端304一侧的定位结构4; [n0080] 定位结构4能够保持夹持组件3的叶片调整端303处于夹持状态。 [n0081] 其中,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4包括: [n0082] 沿内套2的轴向延伸、并与转动轴301装配的紧固螺栓401;以及 [n0083] 安装于紧固螺栓401靠近操作端304的锁紧斜铁402; [n0084] 锁紧斜铁402被配置为由靠近夹持组件3一端至远离夹持组件3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且锁紧斜铁402的斜面的斜度与夹持片302的斜面的斜度匹配。 [n0085] 该处详细介绍了夹持组件3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中,夹持组件3通过转动轴301转动连接于内套2内,两个夹持片302可以作为夹钳使用,靠近叶片一端为夹持端,远离叶片一端则作为操作端,同时,沿轴向安装了紧固螺栓401,并且配设了锁紧斜铁402,由于夹持组件3的叶片调整端303需要夹持叶片,因此,需要该锁紧斜铁402嵌入到一定深度,利用楔形结构的锁紧斜铁402保持夹持组件3的角度,从而让叶片被夹持住,此时就可以旋转内套2,旋转时,作业人员可以借助扳手等工具,夹住紧固螺栓401的外端,扳手扳动该端就可以将夹持组件3和内套2整体旋转,完成叶片的角度调整。 [n0086] 优选的,为了提高内套筒环面202与外套筒环面102之间的圆环面被配置为角度标识面5; [n0087] 外套筒环面102表面具有角度刻度501; [n0088] 内套筒环面202具有指针502。 [n0089] 为了能够让作业人员更加直观地测量和观察调整的角度,本实施例预留了角度标识面5,一旦内套2转动,其端面的指针502就可以很直观地指示出转动角度,从而确保调整的精度。 [n009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91]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集成在风机外壳,通过嵌入内套2和夹持组件3,对叶片进行夹持,内套2和外套1相对转动以实现叶片角度调整,同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观测角度调整情况,外套1处具有角度刻度,确保叶片角度调整更加准确和直观。 [n0092]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机构集成于风机外壳,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与风机外壳固连的外套(1); 部分嵌入所述外套(1)、并与所述外套(1)转动连接的内套(2);以及 集成于所述内套(2)的夹持组件(3); 所述夹持组件(3)一端贯穿所述内套(2)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所述夹持组件(3)另一端贯穿所述内套(2)并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 所述夹持组件(3)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内部的部分被配置为叶片调整端(303),该叶片调整端(303)夹持叶片; 所述夹持组件(3)延伸至所述风机外壳外部的部分被配置为操作端(304),所述操作端(304)带动所述叶片调整端(303)转动以调整叶片的角度。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为嵌入所述风机外壳的圆筒结构; 所述外套(1)包括嵌入所述风机外壳的第一外套筒(101);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套筒(101)外端面的外套筒环面(102); 所述外套筒环面(102)贴合所述风机外壳的外表面; 所述外套(1)的内部形成为内套嵌装孔(103)。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2)包括: 嵌入所述内套嵌装孔(103)的第一内套筒(201);以及 形成于所述第一内套筒(201)外端面的内套筒环面(202); 所述内套筒环面(202)贴合所述外套筒环面(102)的外表面; 所述内套筒环面(202)的边缘与所述外套筒环面(102)的外边缘之间预留一定空隙; 所述第一内套筒(20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套筒(101)转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2)内部、沿其径向安装有转动轴(301); 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 对称布置、并与所述转动轴(301)转动连接的夹持片(302); 所述夹持片(302)能够绕所述转动轴(301)翻转以调整两个所述夹持片(302)的端部的相对距离; 该夹持组件(3)还包括: 集成于所述夹持组件(3)的操作端(304)一侧的定位结构(4); 所述定位结构(4)能够保持所述夹持组件(3)的叶片调整端(303)处于夹持状态。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包括: 沿所述内套(2)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转动轴(301)装配的紧固螺栓(401);以及 安装于所述紧固螺栓(401)靠近所述操作端(304)的锁紧斜铁(402); 所述锁紧斜铁(402)被配置为由靠近所述夹持组件(3)一端至远离所述夹持组件(3)一端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结构,且所述锁紧斜铁(402)的斜面的斜度与所述夹持片(302)的斜面的斜度匹配。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环面(202)与所述外套筒环面(102)之间的圆环面被配置为角度标识面(5); 所述外套筒环面(102)表面具有角度刻度(501); 所述内套筒环面(202)具有指针(502)。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30086631A1|2003-05-08|Roller bearing US6979183B2|2005-12-27|Arrangement for an exhaust gas turbo charger with a carrier housing US9796062B2|2017-10-24|Machining device US20040126231A1|2004-07-01|Compressor wheel assembly JP4843364B2|2011-12-21|フロー・マシン、その滑動リング・シール、前記滑動リング・シールの本体部品、および前記滑動リング・シールを前記フロー・マシンに締結する方法 CN214330950U|2021-10-01|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 EP1429033A1|2004-06-16|Mounting jig CN206527904U|2017-09-29|一种石材打孔器 US7682128B2|2010-03-23|Axial fan having adjustable blade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the blades US9126272B2|2015-09-08|Weld bead cutting device WO2006077642A1|2006-07-27|ガスタービンのバランス修正方法 US9314883B2|2016-04-19|Automated cutting of a cylindrical workpiece KR101762397B1|2017-07-28|로터리 엔코더가 구비된 로터리 테이블 CN209046113U|2019-06-28|绝缘操作杆 CN108050913B|2020-04-14|一种用于涡轮转子外径的测量装置 CN106626092B|2018-05-04|一种石材打孔器 JP5605686B2|2014-10-15|圧力調整機構と圧力調整方法 CA1106331A|1981-08-04|Axial fan CN106953453B|2019-02-22|一种便于安装的伺服电机 CN210016371U|2020-02-04|一种便于编码器调节的装置 CN106312893A|2017-01-11|螺栓自动紧固装置 CN212899030U|2021-04-06|一种可灵活调整出风口角度的风机 CN208458908U|2019-02-01|一种机械密封摩擦面扭矩测量工装 CN213899367U|2021-08-06|一种减小送风防霜盲区的辅助风机装置 CN213195774U|2021-05-14|用于加工风电轮毂法兰端口的安装孔工装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35418.8U|CN214330950U|2021-03-15|2021-03-15|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CN202120535418.8U| CN214330950U|2021-03-15|2021-03-15|适用于风机的叶片角度调整机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